指挥与控制(command and control, C2)是C4ISR体系的核心要素,也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。C2系统是军事组织的灵魂,也是“兵力倍增器”。一直以来,军事体系在C2要素建设上,无论是系统装备还是结构或者程序,都以编制编成为依据进行预设。最优化的预设意味着军事体系的最佳效能,这种基于编制编成的预设C2在机械化战争中发挥到极致,二战后,主要军事强国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C2系统,即“烟囱”林立的军兵种C2系统和典型任务指挥系统。
进入信息时代,军事对抗从传统的陆、海、空作战域拓展至陆、海、空、天、电磁、网络、心理作战域,全域作战成为信息化战场典型行动样式。全域作战行动需要全域C2,基于预设的传统C2面临全新的挑战:一方面,全域联合行动需要不同作战域在C2要素上的融合;另一方面,全域对抗的信息化战场具有更快的节奏和更多不确定性,需要C2要素具备敏捷和灵活的韧性。基于预设C2无法满足信息化战争对C2要素的需求。
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为C2变革带来新的机遇。当预设C2硬件(如编制编成、配置部署)无法快速调整以适应战场时,是否可以使用软件来改变硬件的底层逻辑,从而达到上层的任务需求?使用软件重新定义一切(software defined anything, SDX),以适应未来战场的激烈变化和不确定。这就是“软件定义C2”的核心思想。
“软件定义C2”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指挥控制的技术革新,这一革新将带来军事体系C2要素建设全方位的变革,包括跨域协同C2概念创新、有人C2与无人C2协同的模式创新、智能C2的技术创新等等。针对“软件定义C2”在C2领域的概念理论创新、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,《指挥与控制学报》拟组稿一期“软件定义C2”专刊。专刊主旨是软件定义C2的基础理论与应用,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定义C2的概念、原理、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等,重点突出软件定义C2在无人平台、无人集群C2以及有人无人混编集群C2要素中的运用,本期组稿可以是综述、技术研究、案例研究等,欢迎领域内专家和学者踊跃投稿。
一、专刊责任专家
阳东升(教授,暨南大学)
李 强(高级工程师,陆军研究院)
沈 震(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)
陈爱国(教授,电子科技大学)
毛少杰(研究员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)
二、特邀组稿/评审专家
刘忠民(教授,怀柔平行传感研究院)
吕宜生(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)
陈 龙(教授,西安交通大学)
任煜海(高级工程师,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)
刘 珂(高级工程师,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)
江 帆(研究员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)
龚俊斌(研究员,汉江实验室)
董 琦(高级工程师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)
杨阳朝(高级工程师,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)
崔化超(高级工程师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)
禹 磊(研究员,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)
杜 军(教授,清华大学)
杨光飞(教授,大连理工大学)
李浥东(教授,北京交通大学)
修保新(研究员,中山大学)
张 俊(教授,武汉大学)
赵彦东(高级工程师,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七研究所)
尚鹏辉(高级工程师,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智元研究院)
张国平(研究员,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)
唐 攀(教授,暨南大学)
1.软件定义C2的概念及科学原理
2.软件定义C2的需求分析
3.软件定义C2技术发展现状分析
4.软件定义C2的系统架构技术
5.软件定义C2的标准规范
6.软件定义C2系统资源动态组织管理技术
7.软件定义C2系统安全保密技术
8.软件定义C2的敏捷技术
9.软件定义C2的韧性技术
10.软件定义无线电通信技术
11.软件定义网络技术
12.软件定义存储技术
13.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架构技术
14.软件定义高性能计算技术
15.软件定义服务
16.基于软件定义的共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运作技术
17.软件定义应用
18.软件定义C2的评估方法与技术
19.软件定义C2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
20.软件定义C2在无人集群作战领域的应用
四、重要日期
2024年6月15日——投稿截止日期
2024年8月25日——录用通知日期
2024年9月25日——终稿截止日期
2024年12月25日——出版日期
五、投稿须知
注意:投稿时请在“投稿栏目”中选择“软件定义C2”。
六、联系方式
《指挥与控制学报》编辑 刘玉晓 电话:13810421995
《指挥与控制学报》编辑部
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六日